袁奇军:在传承中创新,只为做好这一杯“家乡茶”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袁奇军:在传承中创新,只为做好这一杯“家乡茶”

“在我儿时的记忆里,我从小就是在茶园里长大的。”1985年出生的袁奇军,从三岁开始便在茶园的田埂里嬉戏玩耍,也是从那时起他与日照绿茶的故事也悄然开始。回想起自己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的往事,袁奇军直言虽然创业很辛苦劳累,但能把家乡的绿茶带出乡村,还是很自豪的。

2009年大学毕业后,他来到日照市御园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,担任过学徒、车间工人和主管,现在的他早已成长为公司的总经理。从小对茶叶耳濡目染的他,对于炒茶制茶的工艺日渐成熟,先后获得过“国家一级评茶师”“日照市首席技师”和山东省首个“中国制茶能手”等称号,获得的荣誉和奖项早已摆满整个书橱,挂满整面白墙。


源于传承,始于创新,忠于热爱

从小生活在巨峰镇薄家口村,这个茶香小镇里,家里祖辈也都是茶农。受老茶农,也是老父亲、全国劳动模范袁从波的影响,袁奇军从小就对茶叶感兴趣,茶叶的生长、采摘和炒制的工艺流程早已烂熟于心。

经过不懈的摸索和创新,2019年他领衔研发的“多根无性茶苗扦插快繁技术”获得了日照市科技进步奖。该项专利技术将茶的育苗周期从18个月缩短到38天,大大提高了育苗效率。

该项目也在2022年第六届日照市创业大赛乡村振兴组获一等奖。

袁奇军坦言:“之前种植的茶叶都是南方引进的,存活率仅在百分之二十以下,我们本着让更多的茶农用上高存活率好苗的初衷,研发了生长周期短、根系旺盛的优质茶苗。现在而言,不仅解决了存活率的问题,也解决了全国茶苗种植所出现的不耐寒、生长周期长等问题,让我们北方茶苗的种植区域往南推行了近十个纬度。”

回顾研发初期,他也曾遇到过很多困难,技术和资金是最主要的困难之一。他说:“日照市出台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(团队)扶持资金管理细则,让我们引进了浙江大学梁月荣教授团队、中茶院郑国建团队,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,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分资金扶持,对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与支持。”

目前,已依托“多根无性茶苗扦插快繁技术”这项技术累计繁育无性系良种茶苗2000余万棵,供应周边建立无性系良种茶园7700余亩,创造产值过亿元,带动周边多个乡镇的群众就业,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人次,年收入达2000万元。

返乡创业,带动全村茶农就业

作为巨峰镇“茶二代”的袁奇军,从小与父辈生活在村里,与村里茶农们都是“老相识”,从小他就有一个愿望,就是希望能回到农村里,利用自己多年来学习的技术,带领周边的茶农来振兴茶叶产业。

在炒茶方面,袁奇军追求“色、香、味、形都拔尖的味道”。盛夏火辣的天气,冬季寒冷而干燥,面对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,管理茶树,培育茶苗,亲手采茶、炒茶,袁奇军一如既往的坚守在茶园里。多年如一日,如同第一次踏入茶行业时所言:把工作当事业。

创业的同时,带动村民致富,他也一跃成为了村里的风云人物。他与茶农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,企业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购置肥料,半价供给300余户茶农,并指导茶农按标准化操作规程生产,所产鲜叶全部由茶厂以保护价或高于市场价格回收。茶农也自愿将茶园作为企业的生产基地,严格按照企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,进行茶园管理和茶叶采摘。

对于茶行业来说,采茶制茶都需要大量劳动力。在袁奇军的带领下,村里的劳动力大都有自己的茶园需要照料,加上处在村里,对于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。袁奇军说:“市人社局多次举办招聘会,我们也积极参与,帮助我们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问题和人才需求,让企业能够高速的发展。”

在下一步的工作中,袁奇军表示,将努力发挥首席技师的引领、创新、带动作用,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和加工水平,为日照市“谷雨工程”以及日照绿茶提质增效进一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记者 隋明轩  见习记者李浩

来源:齐鲁壹点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